國家體育科普基地是國家特色科普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展示體育科技成果與發展實踐的重要場所。2023年1月,國家體育總局、科學技術部公布了首批58家國家體育科普基地名單,上海市共有4家單位入選。
近日,在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指導下,中國體育彩票開展了“越努力 越美好”體育科普基地走訪活動,記者跟隨采訪團深入走訪上海體育科普基地,感受在體彩公益金支持下,體育科普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搭建體育科普平臺,普及宣傳體育知識
“抱拳禮中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左掌右拳攏屈,表示天下武林是一家。左掌為文,右拳為武?!痹谏虾sw育大學武術博物館里,工作人員周廣瑞向參觀人員講述著中國武術基本禮儀抱拳禮的含義,大家聽得饒有興致。
接待參觀是發揮科普職能的基本手段,周廣瑞介紹,作為世界上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術歷史與文化的博物館,上海體育大學武術博物館以現代中國武術史研究成果為依托,通過實物、圖文、影視多媒體等多種展示手段,將中國武術發生、發展的歷史脈絡清晰勾勒出來,向觀眾展示中國武術的演變歷程。自2007年開放至今,已累計接待國內外觀眾40萬余人次,為武術文化的科學普及作出了積極貢獻。
而作為一座兼具國際視野、體育特色、海派風格為一體的綜合性體育博物館,上海體育博物館是展示上海體育文化和體育科普知識的重要窗口。館內設有“歷史之舟 ”“奧運之光 ”“活力之城 ”“未來之窗 ”四個主題展廳,長期陳列超過1200件展品與500張歷史照片。自開館以來,便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為市民和學生群體開展了多樣的科普活動。2024年6月,一輛精心修繕、全面升級、匯聚了城市街頭運動知識和文化的“移動的體育博物館”從蘇州河畔煥新發車,以豐富的視覺效果、可觸摸的互動體驗、專業的科普知識向大眾推廣霹靂舞、攀巖、滑板、自由式小輪車四個項目,吸引年輕人參與其中。
凝聚科技力量,提高體育文化素養

科技是體育科普的重要抓手,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賦能,形式多樣的交互體驗,有效提高了公眾對體育科技的認識和興趣。

上海體育科普基地各種新奇好玩的科技元素處處可見。在國際乒聯博物館和中國乒乓球博物館(以下簡稱乒博館)“科普角”展區,工作人員朱晨晨向記者介紹他們的科技創新:“通過聲、光、電等多種觸覺感知設備,可以全方位了解乒乓球拍的構造,乒乓球底板、套膠的特點、分類、物理性能,以及乒乓球拍的挑選使用技巧等內容。在我們互動體驗區,還可以和機器人打球?!敝斐砍空f,乒博館緊跟新時代發展潮流,積極融入高科技,借助多媒體導覽、虛擬現實等高新技術,將文物以影像(全息投影)等大眾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分享出去,以此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2024年累計到館參觀人數逾33.9萬人次
博魚boyu體育官網。

地處上海市繁華的南京西路上的棋牌文化博物館,參觀入口處便設有AI機器人互動體驗。參觀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棋力選擇相應對弈等級和機器人對弈。棋牌文化博物館工作人員周詩宇向記者介紹,這些科技元素極大激發了公眾對棋牌文化的濃厚興趣,促進棋牌文化的廣泛傳播與深入交流?!霸诘谖鍖萌珖橇\動會圍棋比賽中,獲得全民團體項目冠軍的黃海承同學就是通過參加我們舉辦的科普活動,從而激發了對棋類運動的熱愛?!敝茉娪钭院赖卣f道。
推廣科學健身知識,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以博物館為載體,積極融入社會開展廣泛性、群眾性、經常性的體育科普活動,推廣科學健身知識也是上海體育科普基地的一大特色。
上海體育大學武術博物館依托專業優勢,每年開展數十場次不同主題、豐富多彩的武術體驗活動,尤其在上??萍脊潯⑷珖破杖盏忍厥夤濣c,開展武術科普教育活動已成為常規工作,讓廣大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在親身學習中體驗武術文化。此外,還積極開展武術進校園、進社區公益活動,委派專業教練員開展義務培訓活動,宣傳健康知識,科普健身理念。
為了提高公眾對乒乓球運動的了解和興趣,乒博館開展了國球大講堂、乒乓球校園行、乒乓文化巡展等系列活動。2024年積極舉辦各種乒乓球賽事吸引上海及周圍地區的乒乓球愛好者1600余人參加。此外,乒博館還積極推動體育科普+健康,實現體醫融合。朱晨晨說,乒乓球運動對改善帕金森患者癥狀有較好的療效。因此,他們組織開展了“帕金森與乒乓球”系列公益活動,切實為“帕友”提供具體且科學的專業體醫指導。
上海體育局財務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體育科普事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體彩公益金的大力支持。以上海體育博物館和棋牌文化博物館為例,他們在建設、運營維護以及展品替換更新等方面的資金都來自體彩公益金,真正體現了中國體育彩票“來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發行宗旨,不僅讓上海的體育科普基地逐漸成為一個對外展示的體育文化宣傳陣地,也為社會公益事業和體育事業發展提供指引和動力。(記者 劉希堯)